一、夭折皇子十一人

  但可惜,有点晚节不保,在康熙爷的推动下,儿子们争权夺利,发展出九子夺嫡的荒唐戏码,尽展帝王家残酷一面。

  皇六子胤祚,活到5岁,雍正的亲弟弟。名字里面带祚,这可是与皇位有关的字。可以说是诸皇子中,名字最大气的;

  皇十八子胤祄,8岁时,随康熙帝去热河狩猎途中病故。胤祄为汉族小妾所生,康熙极为喜爱,时刻带在身边。也正是因为太子对他的死,无难过之意,康熙爷一度废了太子,可见康熙对其有多爱;

  皇十五、皇十六、皇十七、皇二十、皇二十一、皇二十三、皇二十四这七位皇子,均为汉人所生,而且年龄普遍较小,所以基本没参加到皇位的争夺中去,结局都不错差,没怎么体验到皇家的残酷。

  皇十六子胤禄,活到73岁,雍正对其不错,历官正蓝旗、镶白旗、正黄旗都统。乾隆年间,任总理事务大臣,兼管工部事务,食亲王双俸,混到了事业顶峰。但是在乾隆年间,与康熙皇太子胤礽的长子理亲王弘皙,往来诡秘而受到牵连,停双俸,罢都统职。哎,说你啥好;

  皇十七子胤礼,活到41岁,很会与皇帝搞关系。康熙对他极为喜爱,经常带在身边;雍正认为他特别靠谱,雍正临终时,命其辅政,任总理事务,主刑部事务;乾隆看他身体较弱,命他在私邸中办事,隔几天进宫一次即可,这可是莫大的荣耀;

  皇二十子胤祎,活到50岁,雍正朝时,因两次派往祭陵而托病抗旨,被连降三级,从贝勒降至辅国公。乾隆朝时,恢复贝勒爵,守泰陵(雍正陵);

  皇二十一子胤禧,活到48岁,雍正朝时,被授宗人府左宗正、正黄旗汉军都统。乾隆朝时,封慎郡王,擢为议政大臣,授正白旗满洲都统,充玉牒馆总裁。能诗善赋,书画兼长,极有才气。恭亲王府天香庭院匾额,就是他写的;

  皇二十三子胤祁,活到73岁,雍正朝时,被封多罗贝勒。乾隆朝时,犯了各种小错误,比如办事散漫、拖欠地租等,曾被降回镇国公,后来又被加郡王虚衔;

  皇二十四子胤祕,活到58岁,雍正封其为和硕諴亲王。乾隆朝时,加职镶白旗蒙古都统、正白旗满洲都统,管理御书处、宗人府、玉牒馆事务。

  没参与到九子夺嫡的满人皇子(与满族妃子所生),还活过成年的仅有三人,皇五、皇七和皇十二,结局都很好。

  皇五子胤祺,活到52岁。康熙封其为和硕亲王,赐号为恒亲王。为人平和,不愿意参与到皇室的纷杂之中。孝庄文皇后(皇曾祖母)亲自抚养大,莫大的荣耀,有如此背景却没有参与到九子夺嫡中,所以一生安稳,受到各位皇子的敬重;

  皇七子胤祐,活到50岁。康熙朝时,管理正蓝旗满洲、蒙古、汉军三旗事务。雍正封其为淳亲王。一生谨慎小心;

  1、大千岁派,主要是大皇子胤禔。胤禔年龄最大,但不是嫡出,而是庶出,原来很受很受康熙爷的喜爱。但因为多次陷害皇太子(二皇子),所以被幽禁终生,活到63岁;

  2、太子派,主要是二皇子胤礽,四皇子胤禛(后来的雍正帝)和十三皇子胤祥在二皇子未倒之前,曾支持他。胤礽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经过公开册立的皇太子,刚满周岁时即被确立为皇太子。一生中被两立两废。后来谋反逼宫,被幽禁终生,活到51岁;

  3、三爷派,三皇子胤祉。胤祉因为与废太子亲睦,雍正帝登基后,将其发配到遵化马兰峪为康熙守陵。但因为胤祉经常发牢骚,又对怡亲王胤祥之死缺少哀悼之情。雍正帝知道后,将其夺爵幽禁终生。活到55岁;

  胤禛登基为帝,成为最大赢家,在位期间兢兢业业,成为满清最用功的皇帝,最后因为劳累过度而死,活到57岁。

  胤祥与雍正帝关系极好,后辅佐雍正治理国家,政绩卓越。清朝第九位铁帽子王,配享太庙,极为受宠,但可惜只活到44岁。

  胤禩,雍正帝争夺皇位时最大的竞争对手。雍正帝登基后,找各种借口削其王爵,圈禁,很快胤禩去世,活到45岁;

  胤禟,雍正帝登基后,将其革去黄带子,削除宗籍。后来定罪状二十八条,送往保定,加以械锁,交直隶总督李绂监禁。这还没完,将其改名塞思黑(一个极具侮辱性的称呼)。胤禟在狱中被活活折磨而死,活到43岁;

  纵观康熙爷的儿子们,三十五子,夭折未列皇子的十一位,列入皇子未及成年便亡的四位,九子夺嫡中有七位被雍正按在地上摩擦。

  要说惬意,当属皇十二子胤祹,活到77岁,是康熙儿子里面最长寿的。做了闲散的王爷,一生富贵,雍正和康熙两朝都对其十分尊重。

  网页内的所有信息均为用户自由发布,交易时请注意识别信息的虚假,交易风险自负!网站内容如有侵犯您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举报信息、删除信息联系客服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生活随想分享 » 一、夭折皇子十一人

生活随想分享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