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党员流程五个阶段

  要发展党员,主要有入党申请者的初步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培训教育、发展对象的确定、接受预备党员、预备党员教育考察的纠正等5个阶段25个程序,分别是:(1)入党申请者的初步培养阶段:a.交入党申请书、b.党组织派人谈话c.党组织组织初步培训。(2)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阶段:a.确定入党积极分子,b.确定入党培养联系方式,c.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和考察,d.听取党内外群众的意见。(3)确定发展对象阶段:a.确定发展对象,确定b.介绍人,进行c.政治审查,d.公示,进行e.集中训练。(4)接收预备党员阶段:a.填写入党志愿书,b.支部大会讨论,c.上级党委员会派遣专职人员谈话,d.党委员会批准预备党员。(5)预备党员考察转正阶段:a.支部向本人发出入党通知,b.入党宣誓,c.教育考察,d.转正申请,e.转正公示,f.转正支部会议,g.党委审查,h.党员文件归档整理,i.预备党员发生变动的情况。

  发展党员一般分为入党申请阶段、发展对象阶段、支部大会阶段、预备党员阶段、预备转正阶段5个阶段。

  1、主动提出入党申请。要求入党的同志自己向户籍所在地或工作单位的基层党组织(村党支部、社区党委、两新党支部书面申请,申请主要写对党的认识、入党动机和本人的主要表现。所属的党组织接受申请后,必须将部下党支部确定为发展党支部。这个党支部应该马上和入党申请者说(一般在15天内说),进行入党教育和奖励。

  2、确定入党积极分子。提交入党申请报告书1年以上的入党申请者通过党支部的考察,申请末端党组织(村党支部、社区党委、两新党支部的研究同意,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可以登记到街道党工委。之后,基层党组织从街上领取,发放“入党积极分子考察登记表”,从发展党支部开始指定2名正式党员作为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联系方式。

  3、培养考察。视察期间是从基层党组织(村党支部、社区党委、两新党支部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之日开始计算的。积极分子每季度党支部考察思想汇报、党支部每季度入党积极分子,每次的考察状况都写在『入党积极分子考察登记表』里。考察期间,必须认真实行“发展对象志愿者制度”。

  1、确定发展对象。入党积极分子经过一年以上的培训教育,经过基层党组织(村党支部、社区党委、两新党支部的讨论,形成书面材料,得到街道党工委研究的同意后可以成为发展对象,街道组织人事办公室向本人发行了“入党志愿书”。未经街道同意,擅自确定发展对象,提交支部大会讨论的,不通过街道,取消该基层党组织本年度发展党员资格。

  2.开发对象研修。发展对象是基层党组织(村党支部、社区党委、两新党支部进行短期集中训练,时间一般在5-7天(40小时以上),参加党的基础知识测试,成绩合格者可以纳入公示和政审。“两新”组织的党组织入党积极分子可以通过“党建设情报港”在线学习城进行在线学习训练。没有受过训练的人,就不能发展入党。

  3、召开大众座谈会。入党积极分子所在基层党组织立即召开群众座谈会,邀请党内外群众对该同志积极分子考察期的工作生活表现发表意见,提出建议,是否同意吸收该同志中共预备党员,形成书面材料。

  4、发展对象公示和政审。入党积极分子确定为发展对象后,基层党组织(村党支部、社区党委、两新党支部必须认真进行公示和政审。公示期间一般是7天。政审必须详细了解本人和直系亲属、主要社会关系者的政治表现状况,形成综合性的政审材料。在政审中,不可弄虚作假,随意简化手续,不经过政审的人不能入党。没有经过政治审查的人,就不能发展入党。

  5、确定入党介绍人。入党介绍人由发展党支部的两个正式党员负责,指导申请人填写“入党志愿书”,填写介绍人的意见。

  6、填写入党志愿书。发展对象不得填写“入党志愿书”,要求事实,隐瞒或伪造。字迹要清楚,不能重写。召开基层党组织(村党支部、社区党委、两新党支部的小组会议,审查和通过发展对象,判断发展对象合格,手续完备后,提交支部大会进行表决审议。

  1、党支部公示。党支部填写“吸收预备党员公示表”,公示通过的发展对象,公示期间一般为7天。公示的内容有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文化程度、参加工作时间、工作单位及职务、记载时间入党积极分子时间、联系方式的培养、接待信函来访的单位、场所、联络电话等。公示后,填写《发展新党员公示情况报告》。

  2、召开支部大会。公示期结束后,可以召开无异议的支部大会。发展对象本人必须出席会议。本支部党员总数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党员出席会议,召开会议。大会主要包括六个议程:入党申请人对党的认识、入党动机、本人的经历、现实表现以及向组织说明的其他问题报告。党小组和介绍人必须介绍入党者的主要情况,就是否能入党发表意见。支委员会向入党申请者报告审查情况。参加会议的党员讨论了入党人能不能入党。表明入党申请对象的态度;会议的表决以无记名票进行,表决时必须超过本支部拥有表决权的正式党员的一半以上的党员的同意才能通过。党支部签发吸收预备党员决议,填写《发展新党员审查登记表》、《发展新党员报告审查情况表》。

  3、报告书和对话。基层党组织(村党支部、社区党委、两新党支部必须审查支部报告的入党资料,资料齐全后向街上报告审查。街道每年6月对新党员进行集中性谈话,针对谈话者的缺点和不足,指出今后努力的方向,将考察意见写在“入党志愿书”上。

  4、党工委批准。新党员的审查结果?关于批准党工委必须召开会议进行集体讨论和表决。党工委审查结果63?认可的意见必须写在『入党志愿书』上,通知基层党组织(村党支部、社区党委、两新党支部)。

  1、发出文件通知。基层党组织(村党支部、社区党委、两新党支部是街道党工委入党审查结果63?收到批准文件后,必须立即通知本人,并在党员大会中发表。基层党组织(村党支部、社区党委、两新党支部将预备党员编入党支部,教授缴纳党费的时间、规定等。

  2、入党宣誓。预备党员必须向党旗宣誓。入党宣誓仪式一般是街道党工委统一组织,每年都在“七一”之前举行,预备党员本人必须出席。

  3、预备期培养考察。预备期间是1年,从支部大会通过预备党员之日开始。基层党组织(村党支部、社区党委、两新党支部在预备期内定期教育和考察预备党员,认真执行“发展党员全过程记实制”,记录整个过程。预备党员每季度向支部书面报告思想。预备党员的党员文件原则上由街道党工委保管1年,按日期修改后,立即保存在本人文件中。

  1、转正申请。预备党员考察期间为1年,本人在预备期间届满前15日,主动向支部提交书面转正申请,基层党组织(村党支部、社区党委、两新党支部)根据1年的考察状况,认真填写“中共预备党员教育考察登记簿”,在基层党组织小组会议上讨论。

  2、召开大众座谈会。预备党员所在基层党组织立即召开群众座谈会,邀请党内外群众对该同志的初步考察期间的工作生活表现发表意见,提出建议,该同志是否同意中共转变为正式党员,并形成书面材料。

  3、转正公示。讨论通过后,党支部在“预备党员转正公示表”中填写并订正预备党员,公示期间一般为7天。公示的内容有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文化程度、参加工作时间、工作单位及职务、列举入党积极分子时间、成预备党员时间、来访受理单位、场所、联络电话等。公示后,填写《预备党员转正公示状况上表》。

  4、召开支部大会。公示期间结束后,迅速召开党支部支部党员大会的集体讨论决定,会议的请求与预备党员接收相同。党支部发行转向中共预备党员的决议,认真填写“预备党员转正报审情况表”、“预备党员转正审查登记表”。由于组织关系的传输接收延迟、预备期间的考察不合格等原因,必须延长预备期间的情况下,延长时间最长不超过1年,最短不得低于半年。预备期间的延长必须经过支部大会的讨论决议,基层党组织(村党支部、社区党委、两新党支部)报告该同志的预备期间延长的请求报告书,经过街道党工委的审查后可以进行纠正手续。预备期间的延长期限届满后,社区党委(总支)根据情况,是否转换为正式党员预备党员进行取消资格的决议,并报告街道党工委批准。

  5、报告资料。基层党组织(村党支部、社区党委、两新党支部审查支部报告的转正材料,资料齐全后报街审查?必须认可。

  6、街道党工委批准。在街上党工委召开会议,批准被通过预备党员修正,在“入党志愿书”中填写批准意见,预备党员发行订正的文件通知。

  首先入党积极分子,第二个是入党积极分子训练,第三个是培养入党介绍人,第四个是支部大会的入党,第五个是上级党组织的承认。

  先写入党申请书交给组织,然后组织两个老党员派其观察阶段,观察党委的审查后,组织部批准后预备党员、预备党员的考察期间为一年,经过考察合格后组织部得到批准后,转为正式党员。

  发展党员主要有入党申请者的初步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培训教育、发展对象的确定、接受预备党员、预备党员教育考察的纠正等5个阶段25个程序。

  (1)入党申请人的初步培训阶段:a.提出入党申请书,b.党组织派人谈话,c.党组织进行初步培训。

  (2)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阶段:a.确定入党积极分子,b.确定入党培养联系方式,c.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和考察,d.听取党内外群众的意见。

  (3)确定发展对象阶段:a.确定发展对象,确定b.介绍人,进行c.政治审查、d.公示,进行e.集中训练。

  (4)接收预备党员阶段:a.填写入党志愿书,b.支部大会讨论,c.上级党委派遣专职人员谈话,d.党委审核?批准了预备党员。

  (5)预备党员考察转正阶段:a.支部向本人发出入党通知,b.入党宣誓、c.教育考察、d.转正申请、e.转正公示、f.转正支部会议,发生g.党委审查、h.党员文件归档整理、i.预备党员变动的情况。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生活随想分享 » 发展党员流程五个阶段

生活随想分享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