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监想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独霸天下。就像魏忠贤位高权重!人前一套人后另外一套。阳奉阴违。与日剧中。魏忠贤是9000岁。只差一岁就是万岁。当初全国各地都是他的生词。他有9999个儿子。他的武功也独霸天下。因为魏忠贤野心太大了。
在我们的观念中,太监和宦官有什么区别呢?长期以来,可能很多人都认为太监就是宦官,这两者毫无差异,但其实并非我们所想的那样。在我国5000多年的历史上,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太监和宦官是毫不相干的两个职位。
我国的历史上,宦官出现的时间比太监早很多,据相关了解,在商周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宦官。“宦”字在古代有着很强的代表性,它是象征着围绕帝王星座的四颗星星,待在帝王身边服侍帝王的人被称为“宦官”。人们取这样的一个名字,也是为了使宫廷内的管理方便一些。三国时期,很多宦官的选择都是精挑细选出来,从寻常的百姓家挑选出优秀的小男孩,把他们带到宫里之后,年长的宦官便开始对他们进行培训。能够当上宦官的人都需要进行重重的选拔,能够通过考核的人才有资格服侍帝王。
在众多的宦官之中,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受了“宫刑”,那些从小就被挑选出来的小男孩是没有净身过程的,只有一些少数是从受了宫刑的犯人中挑选出来。那时候的宦官主要是照顾帝王的生活起居,秦国较为出名的一个宦官就是嫪毐(lào ǎi),因为得到太后的赏识飞黄腾达,后来还当了官,但他就是没有受过宫刑的一个。
后来随着时间的演变,直到东汉时期才有相关资料记载,实行“宫刑”才能成为宦官的条件。太监一词直到辽代时期才出现,当时它代表了一个官职,就是少府监、太府监等机构的带领人,这些被称为“太监”或者是“大监”。
明朝时期,朱元璋设立了专门的宦官机构,根据不同等级分为少监、中监和太监,这个时期的太监一定是宦官,但是宦官不一定是太监。直到清代时期,宦官彻底被取消,太监全归内务府管理,全部统称为太监,这时候的宦官和太监也就没什么区别了。
据记载,我国先秦和西汉时期的宦官并非全是阉人;自东汉开始,才全部用阉人(“宦官悉用阉人,不复杂调它士”,出自《后汉书 宦者列传序》)。
这是由于在皇宫内廷,上自皇太后、太妃 ,本朝后、妃以及宫女等,女眷较多,如果允许男侍出入,难免会发生秽乱宫帷的事。
?2013-2022 68办公站内部分资源收集于网络,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