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我国举行了我军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授衔仪式,在此次授衔仪式中,分别有十位战功卓著的高级指挥官被授予元帅军衔,他们分别是朱德、彭德怀、、、贺龙、陈毅、罗荣桓、、、。于此同时,他们也是我军历史上唯一的元帅军衔获得者,所以又被称为开国元帅。
虽然朱德、彭德怀、、、贺龙、陈毅、罗荣桓、、、他们同样被评为元帅军衔,但是在军队中的起点却是不一样的。
十大元帅或多或少都有过在地方旧军阀、北伐军从军的经历,在十大元帅投身我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之前,他们有的已经是统帅几万人的高级将领,有的只是普通一员。
朱德元帅从军的时间非常早。1909年,朱德元帅就考取了云南陆军讲武堂丙班步兵科,开始接受正规的军事教育。当时,云南陆军讲武堂是为适应清政府培养军事人员的需要而创办的,教职员大多是日本士官学校的毕业生,不少在日本就参加了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同盟会。由革命党人控制的讲武堂,实际上已经是云南革命力量的重要据点。1911年8月,朱德元帅从云南陆军讲武堂毕业,被授予了少尉军衔,同时被分配到新编陆军第二九镇第三十七协(蔡锷任协统)七十四标第二营左队当副班长。
不久之后辛亥革命爆发,云南军政府成立,军政府随即派兵支援四川的起义军,朱德元帅当时就在这支援军中担任上尉连长。等援军凯旋之后,朱德元帅因为作战勇猛,又被晋升为了少校。在随后的几年里,朱德元帅跟随滇军南征北战,立下了许多战功,从连长开始,历任营长、团长。在护国运动中,作为团长的朱德元帅高超的指挥能力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在泸州会战中,朱德元帅身先士卒,常常率领部队上演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而且又利用山地地形优势连续打了许多胜仗,成为远近闻名的滇军名将。朱德元帅所率领的三支队受到总司令部的嘉奖,而朱德元帅也因战功晋升为少将旅长,此时,朱德元帅大约统帅3余人。
彭德怀元帅是苦出身,为了让家人不被欺负,彭德怀元帅在1916年3月投到湘军当了一名二等兵,由于作战勇敢,几年之后就升为连长大。当时,彭德怀元帅与黄公略等青年在湘军中秘密组织了“救贫会”,后来因秘密处死恶霸区盛钦遭通缉而逃离部队。1922年,彭德怀元帅改名考入了湖南陆军军官讲武堂学习。1923年,彭德怀元帅毕业之后,在湘军中任连长。1926年,彭德怀元帅升任营长,并且率部参加了北伐战争。这个时候,彭德怀元帅遇见了自己在革命上的领路人——段德昌,在段德昌的帮助之下,彭德怀元帅在自己的营中建立了士兵委员会。1928年初,彭德怀元帅升任团长,同年加入中国,在自己的团里成立了党委会,自任党委书记,此时,彭德怀元帅大约统帅1余人。1928年7月22日,彭德怀元帅与滕代远等人,率领他所属的部队发动了平江起义,建立起了工农红军第五军,他本人担任军长和第十三师师长一职。
元帅是十大元帅中年纪最小的一位,但是他参加革命的时间却不晚。早在武昌共进中学读书的时候,元帅就在两位堂哥林育南和林育英的影响下,加入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并担任共进中学团支部书记。元帅从共进中学毕业之后,他的父母希望他就近谋一个教师职业,以便关照家庭生活。但是元帅却说服了自己的父母,决心弃教从戎。后来,元帅经当地中共组织批准南下广州,考入黄埔军校第四期,编在步兵科第2团第2营第3连,并且转入了在中国,同时担任3连中共支部书记。1926年10月,元帅毕业之后,由广州北上武汉,分派到国民革命军第4军叶挺独立团担任见习排长,参加了北伐战争。之后,元帅跟随第25师73团参加武汉国民政府举行的第二次北伐,在历次战斗中均表现出色。1927年7月,元帅随部移驻九江,8月2日由、周士第直接率领参加南昌起义,此时,担任73团3营7连上尉连长,大约统帅1余人。
1912年2月,元帅考入重庆蜀军政府开办的将校学堂,学习各门近代军事课程。毕业之后,元帅被分派到川军第5师熊克武部,先后任司务长、排长、连长。元帅参加了护国运动曾经在战败之后,以一己之力拉出4余人的队伍。在加护法战争,元帅已经当上了川军第5师第9旅参谋长、四川督军署警卫团团长。1926年,元帅在杨闇公、吴玉章的介绍下加入中国。在北伐战争中,元帅奉命和杨闇公、朱德等发动泸顺起义。由于元帅熟知川军情况且不负众望,被赋予“国民革命军川军各路总指挥”的重任。南昌起义前夕,元帅被武汉国民政府任命为暂编第15军军长,这是中共党员在国民革命军中被任命的第一个军长职务,如果满编的话,此时,元帅统帅1人左右。
贺龙元帅少年时期就愤世嫉俗,仗义疏财,敢于同恶势力相抗争。在辛亥革命的影响下,贺龙元帅在1914年参加了孙中山领导的中华革命党。1916年,贺龙元帅以两把菜刀闹革命,夺取了反动派的武器,组织起一支农民革命武装。这支武装在军阀林立的旧社会,屡遭失败,几经起落,在贺龙的坚强领导下,逐渐发展壮大,在讨袁护国和护法战争中屡建战功。1926年夏天,贺龙元帅担任国民革命军第九军第一师师长时,已成为北伐军中著名的将领。在北伐战争前夕,因为战功卓著,贺龙元帅升任为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军军长。此时,贺龙元帅大约统帅1人。而二十军也是南昌起义主力部队之一。
南昌起义前夕,陈毅元帅的公开职务是第二方面军教导团准尉文书。此时,陈毅元帅基本上就是一个普通的基层军官,手下最多只有三五个人。在南昌起义当天,陈毅元帅并不在南昌,而是在武汉。随后,陈毅跟随教导团出发东征讨蒋,达到九江的时候,教导团被张发奎派部队包围,说要“清理”人。陈毅这才得知在南昌举行了起义。于是,陈毅元帅就找了个借口,连夜离开了教导团,赶往南昌。谁知道,南昌起义的部队已经离开了南昌,陈毅元帅只好一路追该,半个多月之后才追上了起义部队。随后,陈毅元帅在73团担任指导员。
罗荣桓元帅是少有的没有参加过其他军队的十大元帅之一。罗荣桓元帅早年是立志“实业救国”的,所以一直都在不同的学校求学。但是接触到先进的革命思想之后,罗荣桓元帅才发现,靠“实业”是不可能拯救中国的。所以,罗荣桓元帅在武昌中山大学读书时,加入了中国,随即就前往被派往鄂南通城从事农动,在南昌起义爆发的时候,罗荣桓元帅正在参与组织通城、崇阳农民武装。随后,罗荣桓元帅组织参加了鄂南暴动,这支武装在江西修水编入武昌国民革命军第2方面军总指挥部警卫团,罗荣桓元帅担任特务连党代表,随后又跟随部队参加了湘赣边秋收起义。可以说,罗荣桓元帅是最根正苗红的完全由红军自己培养出来的十大元帅之一。
在南昌起义爆发的时候,元帅在张发奎的第二方面军总部担任上尉参谋,虽然说是军官,但却不是实职的指挥官,所以估计也是一个“光杆司令”。第二方面军有好几支部队参加了南昌起义,但是总部机关的党员并没有接到参加起义的通知。8月2日下午,张发奎突然召开紧急会议,他在会上宣布:“南昌发生的事变,大家都知道了。本人今晚只宣布‘CP’分子,3天以内保护,3天以后不再负责!”直到这个时候,元帅才知道我党已经有了自己的部队,他没有丝毫犹豫,就连忙偷偷离开了二方面军,前去追赶起义部队。
元帅1924年10月奉命前往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大学学习,后转入苏联红军学校中国班学习军事。回国之后,元帅到黄埔军校任政治部秘书兼政治教官,直接领导政治部的宣传和组织工作,并讲授社会发展史、政治工作等课程。在黄埔期间,因为元帅坚决主张针对蒋介石的阴谋进行反击,在“中山舰事件”以后,元帅被免去了黄埔军校的职务。所以在南昌起义的时候,元帅在其他军队中是没有任何职务的。
在南昌起义时,是第4军的参谋长,当时元帅的身份没有暴露,所以他得知了张发奎要对贺龙元帅、叶挺将军的部队进行包围缴械,得知这个消息之后,元帅立刻从庐山赶往九江,将消息告诉了叶挺将军和贺龙元帅,三人在九江市区南部的甘棠湖以在一起游玩为名,坐在一条小木船上,开了一个小会,做出了重要决定:贺龙元帅和叶挺将军不能去庐山开会;不执行张发奎要求叶挺、贺龙部队集中德安的命令;部队立即向南昌开进。正是这次会议,为南昌起义保存了主要的起义部队。元帅虽然是第4军的参谋长,但是并没有直接统帅军队。